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调研(六)
来源:中国三明 时间:2024-02-06 20:00

  编者按: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基层央行干部的基本功。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将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福建省分行团委特开设“跟着习近平总书记学调研”新媒体专栏,介绍习近平总书记重视调查研究的小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干部职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方法、调研作风,践行“研究立行”理念,不断提高调研水平。

  这一期,小编带您看看习近平同志在三明工作期间是如何开展调研的吧!

  新时代“三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的调研启示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曾经11次到同一个地市调研。在他的推动下,“国民小吃”从这里走向全国,多项改革从这里推向全国。这就是三明。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伴随着他第12次到三明,人们了解到更多当年的故事,对于许多民生大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1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三明人敢闯敢试,探索出医改、林改的新经验。

  2019年12月,三明市沙县农商银行以“金林贷形式,向高砂镇冲厚村整村综合授信5000万元、向渔珠村整村综合授信3000万元”。这是沙县推行林票制度改革的一个可喜现象,这也标志着三明在全国率先正式开启推行林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政府支持、银行创新,林权按揭贷、林权支贷宝、福林贷、益林贷,一批普惠金融创新产品在三明问世。

  实际上,三明的林业改革20多年前就已经探索前进。

  三明永安市洪田村,青山巍巍,浓翠蔽日。但曾经,这里“集体林算不清,群众收入等于零”,靠山“吃”不了山,乱砍滥伐成风。1998年7月到8月,村里一连召开了20多次村“两委”和村民小组会议。最终,洪田村812口人,每人分得山地6.2亩、木材蓄积量16立方米。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的一番话,让洪田人很振奋。不经意间,洪田村成了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小岗村”。

  这几年,“三明医改”在全国声名鹊起,各地组织超过1400批人去考察学习。2012年以来,三明市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综合改革,不断补充医疗资源短板,推进分级诊疗,降低药品耗材流通费用,规范医疗行为,既解决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又保持了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三医联动”“两票制”等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

  2016年2月,三明市医改领导小组决定以乡镇卫生院在行政村设立村卫生所(或分院)为切入点,逐步实现每个行政村都建有一个政府举办具有公益性的卫生所(或分院),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2016年底以来,三明全市还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7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高度肯定三明医改经验,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他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面向“十四五”,如何进一步走好“医改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要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均衡布局优质医疗资源,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

  2 “小吃”里的大民生

  三明沙县小吃,闻名天下。

  沙县小吃曾经很“小”,从业者多是“泥腿子”出身,“小作坊、夫妻店”是标配,大都是养家糊口的小作坊、夫妻店,环境相对简陋。靠着“一元进店,两元吃饱”的宣传语,第一批走出去的沙县人赚到了钱,回乡盖起了楼房,吸引更多的沙县人外出打拼,名不见经传的沙县小吃悄无声息地占领了中国的街头巷尾。

  1999年3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沙县考察时指出:“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现在应当认真进行总结,加强研究和培训,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

  2000年8月8日,习近平同志再赴沙县,在夏茂镇座谈时强调:“要找准今后经济发展的支撑点,特别是加强以沙县小吃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习近平同志的鼓励,激发了沙县人的创业积极性。当地政府也开始认真研究总结:低价定位,是沙县小吃成功的核心原因,但是门店迅速增长,也存在真假门店混杂、品质良莠不齐的问题。

  为此,沙县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小吃业主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并指导他们如何找店、开店;在小吃业主相对比较集中的城市,设立驻外联络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008年,沙县小吃集团正式成立,按照现代餐饮经营管理模式,提出“标准化、连锁化”,推动沙县小吃转型升级

  如今沙县小吃很“大”,门店遍布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达8.8万家,从业者超过30万人,年营业额突破500亿元。其中,3.2万家是沙县籍业主,从业人员6万余人,年产值超百亿元。沙县小吃也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也是沙县乃至三明市的名片,越来越多人通过小吃知道沙县,走进三明。

  沙县人爱说一句话:“扁肉是砖头,面条是钢筋,建起了沙县的高楼大厦。”如今,沙县已是高楼林立。把老百姓的事当大事来办,把老百姓的期盼落到实处,这是三明一系列改革发展实践的基本逻辑。

  3 延伸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发展

 

  在三明,工业是重要支柱,农业农村发展则是重中之重。

  1996年5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赴三明调研时就指出“农业和农村工作是三明工作的重点”,并提出联系三明实际,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2000年8月,习近平同志来到三明市大田县广平镇元沙村五龙山茶园。到了茶山上,放眼翠绿的茶园,习近平同志特别嘱咐,大田要以茶产业为抓手,茶产业要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向深度加工发展,提升茶叶质量,打响本地品牌。临走时,他还特别嘱咐,大田要以茶产业为抓手,茶产业要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向深度加工发展,提升茶叶质量,打响本地品牌;要加快发展山区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把元沙村建成小康示范村。

  20年来,大田牢记习近平同志的重要嘱托,把茶叶当作金叶来抓,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产业。现在全县共有茶园10万亩,茶叶加工厂2000多家,茶产值10多亿元,成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茶产业成为老百姓公认的“香饽饽”和“金饭碗”。仅元沙村的茶叶年产值就超过55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2万元。

  三明明溪县有原生红豆杉50多万株,被称为“中国红豆杉之乡”。红豆杉是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从红豆杉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在攻克了这一天然珍稀植物的人工育苗技术后,明溪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6.15万亩。丰富的红豆杉资源就此转化为产业优势。

  通过种植红豆杉,明溪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1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红豆杉生物利用、山地珍贵用材林培育、景观苗木及盆景开发等三大产业集群;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掌握了从红豆杉中直接提取5种以上可利用的紫杉烷类化合物核心技术,成长为全球同类产品最重要的供应商之一。

  多年来,三明立足市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禀赋,以生态化理念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高优粮食、绿色林业、精致园艺等特色农业产业和水稻制种、食用菌等20多条特色农产品链条。在互联网风口下,三明的农业链条更是不断向外延伸。

  4 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

 

  “要始终抓住两增收这一重点”“要把脱贫工作抓好”“要多宣传,提升苏区的地位”……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情系老区,经常深入老区调查研究,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带给老区人民。

  1999年7月,天气炎热。习近平同志坐了近两个小时的车,在砂石路上一路颠簸,来到泰宁县岭下村。走进老游击队员黄炳茂家,已经80多岁的黄炳茂请习近平同志在客厅的方桌旁坐下,习近平同志请他并排坐在身边。

  习近平同志注意到黄炳茂的灶台上放了一瓶2元多的简装烈性高粱酒,就掏出300元慰问金给他,嘱咐说:“注意健康,要少喝一点,喝好一点。”接下来的每一年,习近平同志都会托人给黄炳茂带两瓶好酒。

  习近平同志跟岭下村干部交流了解到,岭下村1000多口人只有1400多亩地,村民住在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里,水、电、路、电话、电视“五不通”。调研结束后,习近平同志召开了一次调研老区工作汇报会,特别提出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

  岭下村等一批老区村迎来了好政策。到了1999年底,全村用上了稳定的电;80%的村民安装了闭路电视;20多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第二年5月,村里通了自来水。又过了一年,通了水泥硬化道路。如今,岭下村的优质稻、稻花鱼等特色农业产业远近闻名,红色旅游也办得风生水起。全村人均年收入从1999年的1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7万元。

  三明宁化县淮土镇禾坑村,当年苏区扩红筹粮的标兵村,近年来又成了精准扶贫的先行村。一项名为“348”的精准扶贫机制先在禾坑试点,随后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确定扶持对象,以“四因四缺分类法”搞清致贫原因,以“八种帮扶模式”解决“谁来扶”“怎么扶”。

  到2019年,不仅禾坑,三明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12441元。为稳定脱贫质量,三明不仅建立了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还“自我加压”,将帮扶力量向农村相对贫困家庭延伸。

  5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在村部门口,习近平同志举目远眺,河水碧波凝翠,青山郁郁葱葱,他语重心长地说:“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常口村村民邱彩立家,在客厅里悬挂着一张珍贵的照片,记录的是习近平同志当年正在跟乡亲们一起喝擂茶的情景。“他走进家门,还没落座,就问起了柴米油盐,还和我们一起喝擂茶,临走前,还嘱托我们‘要关心集体,邻里要和睦,要重视教育下一代……’,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

  常口村的绿水青山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当全国人大代表、常口村党支部书记张林顺发言时提起喝擂茶这件往事,习近平总书记笑着说:“那是我第一次喝擂茶,里面有米吧?还有芝麻、茶叶、橘皮……”总书记殷殷嘱咐:“加快老区苏区发展,要有长远眼光,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改革发展指引方向、明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一如既往关注三明发展,牵挂着三明人民。三明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起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地方样本。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