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
眼下,走进将乐经济开发区三明华威钜全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气缸、活塞、阀体等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不远处,在福建省金瑞高科有限公司车间,各类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工人有序作业,加班加点赶制发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订单。
企业复工复产的背后,是我市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也离不开我市各级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对推动全年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从政策引导到精准服务,我市全面启动了一系列具体举措,确保企业能在开局之年迅速恢复生产,踏上新一年的发展“快车道”。
新年伊始,我市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要求各级各部门把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优化落实惠企政策,用心助企纾困解难,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更暖心、更舒心、更安心。
春节前,我市组织工作专班赴各县(市、区)和部分重点企业,对省、市出台的关于实现2025年一季度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若干措施、三明市促进一季度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等进行广泛宣传。
“去年底,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一季度工业稳增长8条措施、保用工促开局10条措施等相关政策,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复工复产并在市场中占据先机。”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克服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全市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持续完善中小企业账款清欠长效机制,并依托企业专班为减停产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同时,聚焦企业市场开拓难题,充分利用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计划在一季度举办12场“手拉手”对接活动,包括三明市纺织企业工贸对接会、永安市走进首都推介周系列活动、清流县名特优品推介会等,力争带动工业品销售金额突破6亿元。
春节过后,企业复工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保有充足的劳动力。连日来,我市人社部门以全力做好全市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为目标,全面落实《2025年保用工促开局十条措施》,确保在明企业及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
在宣传推广方面,春节期间,市人社局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走访三钢集团、丰润化工等企业,详细了解企业连续生产有关情况,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同时发力,通过进园区、访企业、发手册、“点对点”彩信推送等方式,加大政策宣传覆盖面和穿透力,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目前,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累计走访企业346家,发放宣传单9750份,组织开展政策宣讲会10场。
在助企稳岗方面,市人社部门还通过实施一次性扩岗补助、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措施,减轻了企业的用工负担。截至2月3日,全市已为35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4万元,并通过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帮助企业减负0.26亿元。
在招工引才方面,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相继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春节前夕,全市共摸排311家企业用工岗位需求0.78万人,并发布招聘活动预告,市人社局携295个优质岗位赴云南省参加福建省“春风送岗 乐业八闽”招聘活动。春节期间,全市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7场,为904家次企业发布岗位数1.73万个次,成功帮助2454人达成就业意向。
近年来,三明法院持续完善破产审判机制,助推“僵尸企业”快速出清,为企业盘活资源提供了法律保障。2024年,两级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122件,帮助包括天宸置业、盛隆机械在内的56家“僵尸企业”完成出清,并帮助4家重点企业通过重整走出困境,共盘活资产5.7亿元,释放土地、房产等不动产面积314.96万平方米。三明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努力打造“立审执破调”一体化贯通、全方位保障的司法服务体系,以营商环境之“优”,护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为应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实施后的新形势、新要求,三明法院于2024年6月创新设立“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司法服务中心”,这是三明法院继研究推进绿色金融司法和司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项新探索。该举措获评“2024年度福建法院十大改革创新举措”,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春风化雨万物新,春雷催征马蹄疾。全市上下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深入推动“四领一促”工作,加快推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复工复产,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敢于担当,奋勇争先,再上台阶,不断书写三明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答卷。 (余国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