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钨新能源等6家Ⅰ类企业在兑现2024年市级增产增效奖励中获得‘亩均效益奖’,奖励资金上浮20%,兑现金额92.02万元。”2月13日,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4年我市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市扎实开展企业“亩均论英雄”改革,根据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等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并按综合得分高低依次将企业分为Ⅰ、Ⅱ、Ⅲ类。2024年,我市推动83家Ⅰ类企业加快发展,推动222家Ⅱ类企业改造提升,以创新驱动资源高效配置,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资源配置优化方面,我市通过“亩均论英雄”改革,构建科学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对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产值等关键指标进行量化评估,让高效与低效企业一目了然。凭借资源差异化配置,要素加速向优质企业聚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迎来黄金期。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工信部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2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新增重大装备首台(套)6套,优质企业培育数创历史新高。同时,以园区为阵地,“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管理效率,盘活低效用地 6716.8亩,为产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亩均论英雄”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杠杆。传统产业如钢铁、建材等,在改革压力下主动求变,通过技术革新、管理优化,实现了生产效率与产品附加值的双提升,焕发出新活力;而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则借助高亩均效益,在政策倾斜与资源助力下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如今,高技术产业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升至 6.6%,较改革前提升约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深化绿色发展方面,“亩均论英雄”改革与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推动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纳入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等绿色指标,倒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采用清洁生产技术。2024年,全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15个项目列入省级工业重点节能改造项目库,完成投资4.35亿元,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朱丹宇 通讯员 涂文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