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121-30-2024-00053
- 备注/文号: 明商务函〔2024〕16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商务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5-07
- 有效性:有效
吴天晶委员:
《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0241020号)收悉,由我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工信、供销等部门共同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首先,十分感谢您对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目前我市共有食品生产企业 581家,其中涉及预制菜产业链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97家,主要产品为速冻水饺、速冻包子、速冻菜肴制品;调味品生产企业61家,主要产品为花生酱、辣椒酱、固态调味料、味精等;肉制品生产企业48 家,主要产品为预调理肉制品、肉肠、酱卤肉制品等,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占食品生产企业总数比例为30%左右。近年来,我市推进预制菜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市监食生发〔2024〕27号)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加强政策引导。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加快新闽菜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等政策措施,将预制菜与沙县小吃等地方美食产业相融合,出台《三明市沙县小吃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3-2035年)》《三明市沙县小吃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施方案(2024-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沙县小吃全产业链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推进预制菜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转型升级。我市被列入4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获批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6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村142个,获得省级以上资金补助超4.5亿元,发展的优势产业涵盖水稻、食用菌、禽蛋、蔬菜、笋竹等几十种预制菜原材料。支持预制菜加工企业技改升级,推动三明市斧头山食品预制菜生产项目列入市级工信奖补重点项目,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冷链物流建设。将乐县列入国家级农业冷链物流试点县,清流县、建宁县列入省级试点县,共获2400万元省级以上财政资金补助,目前均已进入项目建设阶段。其中将乐县计划新改建冷库设施31个,已完工18个;清流县计划新改建冷库设施27个,已完工20个;建宁县计划新改建冷库设施40个,已完工21个。其他各县(市、区)争取纳入农业冷链物流试点县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未来5年内实现全覆盖。
(四)突出服务帮扶。通过搭建产业交流平台,推进供销对接,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2023年开展食品工业“手拉手”对接活动2场,吸引80余家食品企业参会,成功对接产品采购及投资意向3.1亿元。推进全市食品工业企业诚信建设,2023年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工业诚信管理体系培训班,引导企业规范生产、诚信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助力企业通过省市场监管局HACCP 体系认证及运行试点工作验收,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效率效益优化提升,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依照《福建省食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三明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等产业规划内容,开展我市预制菜产业规划编制。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1333”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发展。通过实施省级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建设食品工业产业园、特色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等,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将肉鸡产业集群列入省级产业融合项目。
三是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补齐加工短板,引导麦尔食品、斧头山食品、圣龙食品等龙头企业由粗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预制菜全链条企业转型。通过“一企一策”、“一业一策”,优化产业培育服务机制,培育更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
最后,十分感谢您对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继续关心支持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领导署名:谢锦山
联 系 人:郑 杰
联系电话:0598-8271027
三明市商务局
2024年5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