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色现代农业招商引资项目
来源:市商务局 时间:2021-04-30 15:17
 一)大田美人茶精深加工与茶旅康养项目

  1.项目单位:大田县农业农村局。

  2.项目地址:大田县屏山乡、吴山镇、济阳乡。

  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主要集中在“一地三区”,具体为:(1)美人茶生产基地10000亩茶,建设茶叶精深加工厂1个。(2)茶文化体验区,打造科技研发中心、茶文化馆,展现茶叶发展史、茶文化、茶艺、科普、主题创意区。(3)生态休闲区,以生态茶园为主场地,茶文化元素融入住宿建筑、餐饮、健身娱乐等环节,创异域文化风情体验。(4)养生度假区,依托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和文化等资源,打造以大田美人茶优势资源为主题的健康养生小镇。创个性化、品质化、定制化服务产品和品牌。将康养产业与生态结合起来;建设康养中心、休闲度假中心。

  4.项目商机分析:

  (1)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迅猛。大田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康熙字典》中就有对大田茶叶生产的注解,2010年被命名为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之一。200089日,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视察大田元沙茶厂时作出重要指示:“要在茶产业方面加强引导,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大田茶人牢记嘱托,立足高山生态优势,打生态牌、走绿色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三明生态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奖补政策,促进茶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承租、承包等形式,加速山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引导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公司+农户”等模式,从2000年以前的不足2万亩发展到如今的9.53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4.1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5.1万亩、有机茶园面积近2000亩。目前,全县有茶叶加工厂1310个(含家庭式加工厂),其中年产1000吨茶叶自动化生产线1条,年产100吨茶叶厂家21家,年产50吨茶叶加工厂36家,全县年加工干毛茶1.28万吨(其中名优高档2500吨),产值11.47亿元。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经过多年积累和打造,大田县茶叶品牌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显著提升。目前全县茶叶注册商标185件,其中省著名商标9件,106只茶样获省名优茶称号。在2009年主导制定了福建省地方《金观音乌龙茶综合标准》;“大田高山茶”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全国仅有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入选);2019年牵头制定了省级《美人茶》团体标准。特别是今年来,通过加强多媒体推广,开展茶文化征集、县长直播带货、首个国际茶日启动仪式等系列活动,扩大了“大田美人茶”品牌宣传。茶叶已销往北京、上海、台湾、香港、山东、浙江、广东及本省各城市茶叶外销量(三明市外)1.03万吨,销售收入8.77亿元三明市内销售量1360吨,销售收入2.7亿元。茶农、茶商在福州、厦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设立大田美人茶专卖店、现代茶馆茶楼等营销门店130余家。持续的产销两旺和各类茶产业宣传推动活动的举办大大提升了大田茶叶市场美誉度和认可度。2016年9月大田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2013年10月获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2016年9月获全国最美茶园、全国绿色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荣誉,2012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将大田县列入福建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茶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经过多年建设,将本地自然人文景点、休闲农业等旅游资源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了一批茶旅融合示范点,获得高度认可。2017年大田县济阳乡“大田灵动济阳”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1810月广平镇元沙“五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96月屏山乡“大仙峰·茶美人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年游客人数达10万人以上,带动了当地就业和各类消费,茶产业已发展成为大田县名副其实的富民富县优势特色产业。下一步,全县将林深水美茶香人长寿为出发点,以健康产业为核心,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生态环境较好的特色小镇。同时,融入文化和旅游,把“吴山文化展示中心、科山铜盘湖生态观光茶园、国家AAAA级屏山大仙峰.茶美人旅游景区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村灵动济阳”串联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圈。

  (2)市场前景。大田县位于三明和泉州“两市三县六乡”结合部,大田县境内,有省道306线和“泉三”高速公路过境,“泉三”高速公路吴山互通口在吴山镇和阳村。距大田县城18公里,距泉州、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路途短,分别为120公里、170公里,交通非常便捷。闽南地区与大田在文化上语言相通,对茶叶与茶文化的喜好相同,市场粘合度和亲近感强。同时闽南地区消费实力强,对茶叶、康养方面需求强烈,市场前景广阔。

  (3)效益分析。

  销售收入估算:茶叶加工方面:亩产美人茶干品20公斤,每公斤均价400元计算,10000亩合计产值8000万元以上。茶旅康养方面:人均消费200元,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

  利润与税收分析:年税前利润2800万元;企业所得税705万元。

  5.项目总投资:1.5亿元。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2800万元,设备投资2000万元,其它费用200万元。

  6.项目进展情况:已编制《大田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正进行项目选址和初步规划。

  7.合作方式:合资或独资。

  8.项目单位联系人:魏善演,联系电话:0598-7227279 /13950922809。


  (二)宁化县杂交水稻种子产业化项目(4002)

  1.项目单位:宁化县农业农村局。

  2.项目地址:宁化县华侨经济开发区莲塘食品加工园。

  3.建设内容及建设周期:周期4年,项目规划用地100亩,总建筑面积7.1万㎡,建设年产1000万公斤种子加工生产线及加工厂房、仓储中心、交易中心、新品种试验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配套建设专家工作站、办公楼、住宿等附属设施。到2025年,建成杂交水稻规模化优势制种基地5万亩以上。

  4.项目商机分析:

  1特色优势。自然条件适宜。宁化县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制种抽穗适期长(7月1日—9月10日),季节优势明显,可制品种类型多,发展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三明市被杂交水稻种业界誉为“两系种子生产的乐园”,宁化县作为“福建三明•中国稻种基地”的重点区,自然条件优势更加明显,尤其适宜两系组合的制种生产。县域耕地面积大(42万亩),且大多位于适宜制种的海拔(300-500米)高度内,可制种面积达20万亩以上,拓展区域空间大。政府高度重视。宁化县委、县政府重视、支持制种产业发展一是对种子企业进行扶持,凡在宁化县注册持证种子企业的,提供相应的工业用地,用于建立加工厂房、仓库等设施,享受工业园区优惠政策(详见宁委[2013]24、25号文件),在完成加工厂房、仓储设施、试验基地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当年,且实际制种面积达5000亩以上,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二是在水稻制种保险方面,根据现有保险政策,水稻制种保险落实三倍水稻保险保额制度(保险费率7%,保额1200元/亩),其中参保人承担的20%保费由制种企业承担,县财政承担按上级规定应承担部分(预计为保费的10%,即8.4元/亩)。三是在种子烘干房改造补助方面,利用县内现有烤烟房按标准改造成适宜烘干杂交水稻种子的烘干房,每座补助1000元。四是开展示范推广制种田病虫害统防统治、父本授粉后割除、两段育秧制种、母本机插秧等制种生产新技术,促进制种产业发展。五是建成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满足水稻种子检验检测的需求。六是基于多年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土地平整、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制种田基础设施现状较好,能基本满足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的需要。七是有效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制种机械化水平。产业基础好。宁化县制种有悠久的历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就开始开展杂交水稻制种。从2016年开始发展“稻种基地”产业以来,农民参与制种生产的积极性逐年提升,制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宁化县目前推广“烤烟—制种”耕作模式,有利于制种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制种生产的发展。县内常年种植10万亩左右烤烟,有利于烟后制种的发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较完善,现有密集式烤房7000余座,已改造适宜烘干种子的1600余座。已建成宁化县种子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种业服务与管理机构健全,能为宁化县杂交水稻规模化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据省植保植检总站提供的证明材料(2015年)和宁化县植保站近年调查材料,宁化县无水稻检疫性病虫害。政策优势明显。宁化县有望建成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可望获得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扶持政策。宁化县境内有永宁、浦炎两条高速和浦梅、兴泉两条铁路通过,交通较为方便。

  2市场前景。福建省近年来杂交稻种植面积1200万亩左右,年需种子1800万kg,在新形势下无论对品种产量、稻米质量和品种适应性的要求都显得十分紧迫,发展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杂交稻新品种不但在福建省甚至在省外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宁化县适宜制种的耕地面积大,企业可实际掌握制种基地,发展空间大;企业可在宁开展种子精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等项目建设,壮大企业发展;宁化县自然条件具有科研育种优势,所育成的品种具有生态适应范围广,抗性(尤其是稻瘟病抗性)好的优势。

  (3)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通过制种基地可实现年产杂交水稻种子1000万公斤以上,按企业自有品种经营和代制种面积比例4:6计:企业自有品种经营400万公斤,现企业批发价每公斤60元,年产值2.4亿元;代制种600万公斤,现在市场价格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批量售价约25元,年产值可达1.5亿元。预计年总产值可达3.9亿元,企业可实现年利润3700万元以上,投资回收期4年。

  5.项目总投资:1.35亿元。

  6.合作方式:独资或合资。

  7.项目单位联系人:张少敏,联系电话:0598-6822677。


  (三)将乐竹荪产业化发展项目

  1.项目单位:将乐县农业农村局。

  2.项目地址:将乐县积善工业园区。

  3.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周期3年,投资5000万元发展竹荪种植总面积1万亩;投资4000万元建设包含食用菌加工区、储存区、销售中心等区块的产业园,通过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方式,逐渐形成竹荪品牌和新的种植模式,联合县内多家食用菌种植企业和菌种生产企业全力打造将乐食用菌生产发展基地,建立以将乐竹荪为主打产品的食用菌产业园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竹荪多糖提取、竹荪抗氧化素提取、竹荪美容减肥瘦身产品开发及生产线等;投资1000万元建设科研大楼,建立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共同建立的“研究机构”,攻克竹荪产品在保鲜冷藏方面的技术,使鲜品菇可以远销国内市场,增加竹荪产品的附加值。

  4.项目商机分析:

  (1)特色优势。环境优势。将乐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面,属于亚热带大陆兼海洋气候特点,境内森林覆盖率84%,连续获得“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美称。空气质量优异,物种资源丰富、四季分明、水源充沛、年降水量1667.3mm,年平均气温18.7℃,耕地面积达20余万亩。同时县内拥有丰富的毛竹、阔叶树、人工林杉树等下脚料、五节芒等野草以及农作物秸秆等种植材料资源。产业优势。悠久的种植历史。1987年将乐开始从事人工种植并试验成功,随后逐步推广种植,2000年熟化种植技术后种植户达2000多户,至2012年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乡村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者相对减少,但从事产业化规模化种植户增加,单户种植面积从1-2亩提高到至4-6亩,同时烘烤技术不断进步、一级菇比例水平大幅度提高至8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同时,独特的栽培技术生产出独特的将乐竹荪,将乐竹荪属棘托竹荪,具有子实体菌柄长烤干17~20厘米,朵大、肉厚、长短均匀、色泽洁白,竹荪香味浓郁、鲜美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采摘时人工小心翼翼地从土中整颗托起,防止菌体断裂,采用人工去帽和去尾,保持菌体完整,用木炭加热风干,保留新鲜美味,锁住营养。截至2019年底,种植规模达3000余亩、鲜产达3000吨以上。品牌优势。为了创建“将乐竹荪”地理标志品牌,2012年我县制定了竹荪标准化种植标准,金土地公司、禾生原公司、田源合作社、鑫宝合作社、梁炳辉家庭农场(原禄辉家庭农场)、雪峰山合作社等6家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林生平、毛冬生、肖吴传等种植大户陆续加入创建活动,20152月将乐竹荪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并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截止2019年底高唐镇示范片(点)种植面积达500余亩,黄潭镇示范片达600余亩、万全乡阳源村及上华村示范点面积各达200亩以上,全县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

  (2)市场前景。目前将乐县拥有8家竹荪菌种生产企业,全县竹荪种植面积约3000亩,私人竹荪烘干房300座,竹荪种植初加工基础较好,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调查,竹荪作为中高端食用菌,在北上广深拥有较大的市场,鲜品价格平均在50元/公斤,干品平均300元/公斤,利润空间大。由于无法突破竹荪速冻保鲜等关键技术,鲜品无法远距离销售,现有生产技术与经营模式无法满足种植户大面积种植的需求目前每户最多只能种植5,制约了产业发展。若有掌握竹荪急冻保鲜或精深加工技术的食用菌企业前来投资合作,市场前景良好。

  (3)效益分析。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为主要销售区域。

  鲜品:亩产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50元(成本约40元),1万亩合计年产值5亿元(要有急冻冷藏技术,且冷链运输成本等较高)。

  干品:亩产100公斤,每公斤售价300元(成本约200元),1万亩合计年产值3.8亿元(烘干储存,技术要求低,运输成本较低)。

  综上,根据鲜品、干品产品比例不同,年产值在3.8~5亿元之间,年利润在1~1.26亿元之间。

  5.项目总投资:1.3亿元。

  6.项目进展情况:目前将乐县菌种生产达到300万袋,种植面积达3000亩。计划2021年菌种生产达400万袋,种植面积达4000亩,至2024年菌种生产达1000万袋,种植面积达10000亩。下一步计划建立以高唐、古镛、南口、黄潭、万全、白莲、光明、安仁、大源、万安等10个乡镇为核心的竹荪产业集群,建设5个示范生产基地。

  7.合作方式:合资或独资。

  8.项目单位联系人:翁垂芳,联系电话:0598-2322163/15860871833。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